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按:算起来墨兄是我十几年的老朋友了,说是朋友,其实从未谋面,某年短经上海可惜错过机会;说不是朋友,曾一起“并肩作战”,这个说起来话就长了,墨兄人好诗好文好小说。
 
 
我们寻求和睦相处而不是彼此伤害——从贾浅浅到阿曼达
文 | 墨心人
 
这些天在朋友圈看了几篇评论贾浅浅诗歌的文章,评论者对其中一首在床上拉屎的诗歌津津乐道。这类诗歌,这些年常见,其中不乏某几个“大咖”之作。她在那群人里,不算突出,如果不是有人突然发难,则那些“屎尿”再臭也臭不到我这里。我这里就不举例了,不想若干年后还手有余臭。
今天突然想,那些评论似乎也没把贾浅浅当一回事,而是把矛头对准了她爸爸。除了说她坑爹之外,还说如果没有她爹,则她什么也不算。这话有些道理。问题是,她爹在主观上并没有把她至于自己的羽翼之下,并且不建议她发表那些诗。显然,对她的诗,她爹是持保留意见的。因此,借她而攻击她爹,评论者找错了对象。
我想的是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诗歌?
大约十来年前,某地举办了一次“闻一多诗歌奖”,甘肃诗人高凯夺取了10万元奖金,获奖诗歌是由43首小诗组成的组诗《陇东,遍地乡愁》,其中一首《村口》是这样的:
  村口
  其实和碗口一个样
  喂活过一些人
  村口
  其实和井口一个样
  吞掉过一些人
  村口
  其实和心口一个样
  惦念过一些人
  村口
  其实就是村子的一张口
  总是唠叨村里的事情
那43首诗我都读了,得大奖我基本认可。我认为那是好诗的基本长相。后来在朋友圈读了刘年的100首诗,那时我还不知道刘年是谁,只是对朋友说,写这些诗的人应该得那个著名的奖。再后来又读了聂权的《下午茶》,觉得他得了“徐志摩诗歌奖”,应该。大解的《燕山赋》,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有点长,后半段是这样的:
  ……
  燕山有几万个山头撑住天空
  凡是塌陷的地方 必定有灯火
  和疲惫的归人
  他们的眼神里闪烁着光泽
  而内心的秘密由于过小 被上苍所忽略
 
  我是这样看待先人的 他们
  知其所终 以命为本
  在自己的里面蜗居一生
  最终隐身在小小的土堆里
  模仿燕山而隆起
 
  外乡人啊 你不能瞧不起那些小土堆
  你不知燕山有多大 有多少人
  以泥土为归宿 又一再重临
 
  燕山知晓这一切 不遗忘这一切
  因此山不厌高 水不厌深
  尘世不厌匆忙的过路人
  我只是其中之一 但我之所爱
  已被燕山所记载 也被土地所承认
  诗人是可以这样审视自己生活的地方的。而身边的亲情,还可以像李少君的《傍晚》这样写,很小,也很大:
  傍晚,吃饭了
  我出去喊仍在林子里散步的父亲
  夜色正一点一点地渗透
  黑暗如墨汁在宣纸上蔓延
  我每喊一声,夜色就被推开推远一点点
  喊声一停,夜色又聚集围拢了过来
  我喊父亲的声音
  在林子里久久回响
  又在风中如波纹般荡漾开来
  父亲的答应声
  使夜色似乎明亮了一下
我随便举了上面几个例子,并没有刻意去找,而是以前阅读所及留下的印象。我相信这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和这些诗差不多甚至比这些诗更好的诗歌,应该还有很多。因此,把诗歌当一回事,认真思考,正经写诗的诗人,是诗坛的绝大多数,诗坛远不是某些评论者眼中的病怏怏的样子。
一个诗人的作品,有好的,自然也有不好的。我见过某人,整天就像苍蝇一样去逐臭,拿着放大镜专门去给某几个人挑毛病(这似乎成了他的职业)。他面对人家海量的佳作视而不见,挑出一两首有些瑕疵的作品、甚至是挑其中的某些片断去无限放大,然后如获至宝,整天满世界宣扬,一副不把人家彻底搞臭就誓不罢休的样子,让世人误以为那就是人家诗歌的全部。
这些是诗坛的逐臭者。诗坛没病,是他们病了。
写到这里,我得提一下在某就职典礼上读诗的那位22岁的黑女孩。她叫阿曼达·高曼,那首诗叫《我们攀登的山》,比较长,其中一段是这样的:
  ……
  我们必须先放下我们的不同
  我们放下武器
  为的是彼此伸出双手
  我们寻求和睦相处而不是彼此伤害
  最重要的是,让这个星球说这是真的:
  即使有过悲伤,我们也在成长
  即使受过伤害,仍然心存希望
  即使疲惫不堪,至少我们试过
  我们将战胜一切,永远联结在一起
  不是因为我们永远不会失败
  而是因为我们再也不会播下分裂的种子
  ……
阿曼达的胸怀,让多少七尺男儿汗颜。
贾浅浅这类诗还会有很多,如果我们整天去找的话。但是他们一定不代表着我们的诗坛,如果不是某些人刻意去找,可能我们都不容易看得见。这远不是什么“诗坛乱象”,而是几个人在呱噪而已。引发关注,说起来是因为某些评论者及推波助澜者太在乎她爹的缘故。她爹像一座山,立在中华大地上。但是在某些人眼里,她爹可能也像一根刺,戳在那里,就像戳在某些人心上一样,顶心顶肺,碍事得很,对不?实际上,我们在谈起某些作品的时候,能不能别牵扯作品之外的事?始作俑者借乃父骗取了不少流量,是明摆着的。
当代诗坛是一片野蛮生长的大森林,貌似无序,其实参天大树不少,整体生机是勃勃的。网络兴盛,自主发表的园地多,不像以前一律经过报刊编辑审阅。因此发表出来的东西自然也就什么都有,这不奇怪。
不必一叶障目,读自己看得上眼的作品就好。
(2021.2.2.)
话题:



0

推荐

心路独舞

心路独舞

766篇文章 1年前更新

专栏作家,博士,任职于美国大学,《今日头条》千人万元项目签约作者,新浪2015年度教育影响力自媒体人。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