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一晃,丫丫Junior学年一半都过去了,SAT考了,球队有意向了大学就有目标了,一切按部就班顺风顺水,原本想走学医路线从上本科算起要十几年才能正式行医,弄得我一直担心退休是猴年马月的事情,好在现在学校有很强的计算机项目,一直开课到软件工程的程度(software engineering),丫丫找到了新兴趣,也发现了自己的天赋所在,计划将来去读计算机科学,我的负担一下子减轻不少,因为这个专业本科毕业就可以有很不错的就业机会,硕士已经非常够用,读博士那是奔着做教授的路子去的,多数情况下不需要,而且学费比学医要低多了,大概只要五、六年就不需要我管了,一下子轻松不少。
 
于是有熟人问我,很快空巢了,会不会不习惯?
 
我说不会了,前些年我曾打算孩子自立以后我退休,一年拿出半年的时间去世界各地旅游拍片子码字,不过这两年我的想法变了,准备或者去收养一个孩子,或者去social service机构 foster(代养)孩子,前者是没有人要的孩子经常还有残疾,多可怜啊;后者的常常是社会服务部门从忽视、虐待、吸毒、犯罪等家庭里营救的孩子,人生已经有些不好的经历,需要有耐心能给她们关爱的人家收留,给他们更好的人生体验才是。
 
没想到这个熟人马上打断我说:不推荐收养孩子,基因的作用不是环境能改变的,要非常幸运才能收养到基因不错的孩子。
 
我一下子愣住了,收养一个孩子是为了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给他(她)更好的人生,天大的善事,要是想收养什么基因好的,或者好看的,甚至健康的,还是别谈收养好了。
 
有华人网友曾经讲过这样一件事情。
 
他一个美国白人同事和老婆想要两个孩子,但生老大的时候因夫人身体健康的原因再生老二可能会有生命危险,于是五、六年前他们从深圳领养了一个18个月的女婴,据说婴儿因为有需要尽快干预治疗的缺陷,所以不需要排队很快就领养到了。赶紧把老大放到爷爷奶奶家,夫妻俩去深圳住了2个月,孩子在孤儿院的经历未知,但孩子完全不会哭,带回美国后医生让他们跟孩子一起睡,一起亲密接触。美国这里一般孩子自小都单独睡的,老大都没有同睡过,而领养的女儿各种特殊对待受宠的不行,经过了一年多的时间孩子终于会哭了,这个同事说的时候满脸父爱,把周围听的人都感动了,孩子的缺陷也得到了尽早地干预治疗预后不错。
 
我听后,沉默良久。当一个孩子的养育目标是敢哭,而不是哭了没用,或者要讨好父母懂事不哭甚至乖巧爱笑,这样的爱才是无私和感人的。相反那些考虑好基因、好看、健康的孩子才收养的,和给自己挑个好玩具有什么差别,根本是自私的考虑,哪里是为了孩子着想?
 
很多人或许会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我们还不够富有嘛。其实这是一个用久了用滥了的借口罢了,ZS有钱吧,买得起上亿的上海公寓,自己的孩子还不是一样丢在美国不想要了?一个人观念的提升必然是从钱开始的,但肯定不是以钱收尾的,有钱才有机会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譬如收养孩子,但是上升到收养有需要甚至残疾的孩子给他们无欲无求无私的爱,这样的观念不是只有富有了就能到的,物质的东西很容易水到渠成,观念的东西却不会因为物质达到就会跟着提升上来,这世界的大多数事情其实经常是始于金钱,终于观念。
 
这是另外一个华人讲的亲身见闻。
 
以前公司有个小秘书,家里七、八个兄弟姐妹,只有两个是爸妈亲生的,其他全是收养来的,包括她自己。她家经济窘迫,爸爸一人工作,退役军人也没什么好学历,早上三点起来到码头做一份收入不高的工作养全家,但家里每个人还是开开心心的。她家里有很多冰箱,因为爸爸喜欢打猎,有打到过鹿啊麋鹿啊之类的,打到了就冻起来能吃一年,还给公司同事朋友带过鹿肉品尝。有一次聊起来她就说以后她不要生自己的孩子,去领养孩子就好,因为世界上没有人要的可怜孩子太多了,她没有必要再生了,把爱给需要的孩子,就像她爸妈一样。
 
贫穷依旧有大爱,虽不始于金钱,但决不终于观念。
 
嗯,如此而已。
话题:



0

推荐

心路独舞

心路独舞

766篇文章 1年前更新

专栏作家,博士,任职于美国大学,《今日头条》千人万元项目签约作者,新浪2015年度教育影响力自媒体人。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