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关于打赏的去向:
谢谢大家,我开始的目标是能有3000美元的打赏,现在已经非常靠近5000美元了,求求大家,独舞心领了,大家都不容易,继续下去就会把我“砸”晕了,现在二维码转款都被微信给停掉了。钱到了我家人的账号,我会找人帮助换成美元打到我这里来,把5000美元直接交给地方医院的COVID-19专科。
还有关于媒体报道:
今天我联系我们当地的一家报纸的记者,不久前他写过丫丫的专题,很会挖掘角度。我告诉他大家的留言、打赏(间接捐款)和美好的祝愿,希望能够通过民间的沟通来传达善意,我知道这样做虽然不能完全抵消那些得瑟取笑庆祝美国第一甚至呼吁供应美国假体温枪的横幅、言论、影片被翻成英文、通过推特脸书等传遍世界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是至少我可以告诉我们社区的美国人,中国人当中还有很多像我的读者们这样慷慨善良友好的人群,我们社区的病毒专款中也有他们的贡献,最后约定他明日中午通过电话采访我,希望他能讲好中国老百姓的故事吧。
突然想起了提摩太后书4:7-8: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嗯,我只能说,当打的仗我正在打,当跑的路我正在跑,希望所信的道我最终会守住。
因为,还有你们。
最近有点累,昨晚陪丫丫追剧比较晚,今天起得也晚,迷迷糊糊就把手机和换下来的床单一起扔进了洗衣机,结果呢,我用了两年半、本想再用半年再换的iPhone 8 plus阵亡了。开始我还挺高兴,这世界终于安静了,没有微信、没有短信、没有电话、没有社交媒体的日子真好,然后转眼我就紧张了,线上课堂的登录要手机认证,几个远程登录的数据库也要手机认证,微信公号需要微信扫描,我们的生活已经被手机绑架了有没有?这大星期天的又是特别时期,上哪去买手机呢?网上看我用的AT&T店不开门,BestBuy倒是开门,结果去了人家没有iPhone 11 Max Pro没上锁的机器。突然想起路过的Costco还开门,虽然从来没在哪里买过手机,这时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
结果我运气很好,不仅有,而且还有最流行的我喜欢的Night Green颜色的最高配容量,最后花了1249美元买了一只。我注意到Costco里面有工作人员在随时提醒大家保持六英尺社交距离,也专门有人指导排队结账,结账的经过之处都用胶带每隔6英尺贴上一条,让大家注意保持距离,结账人员和交款人之间有了有机玻璃屏障,工作人员随时给有机玻璃消毒,交款人手持卡,结账的人扫描,大家都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接触。
出了门加油,发现油价真是跌到白菜价了,1.69美元/加仑,相当3.1元/升的样子。
今天有两个好消息都是有关N95口罩的。一个是杜克大学生物防护实验室的研究小组在不损坏口罩的前提下,实现了对数百个N95防护口罩进行了消毒,使其实现重复利用,研究人员甚至直接公布了他们的口罩净化方案,以便其他医院可以效仿,即在封闭的设施中使用特殊的设备来处理过氧化氢,然后用蒸发的过氧化氢杀死残留在口罩上的微生物污染物,该团队一次能处理500个口罩,耗时4个多小时,目前正在努力增强处理能力。另一个是俄亥俄州研发出口罩消毒设备,让口罩可重复使用20次,目前已有四台,两台在俄亥俄州,一台在纽约,另一台在发往纽约的路上,后续可量产,并发往其它州,一台每天可消毒80000个口罩,目前正争取FDA批准。
今天在华人网我还看到了在纽约的一线医护人员,分享的一些见闻,供有兴趣的人阅读。
从前上下班的摩肩接踵,到州长要求non-essential workers 都在家工作以后,路上人少到屈指可数,大部分餐厅关闭,虽然州长只是要求不能dine in,但是我看到的其实大部分餐厅都贴了关门告示,就连便利店bodega也不例外。阿拉伯人的餐车都不见了。外卖还开的地方有麦当劳,taco bell,Paris Baguette还开着,特别感动,下班回家路上还能买点吃的。
坐地铁上下班,地铁里空空荡荡,地铁线路停了几条,而且也不那么频繁了。所有的电子显示屏都在轮番提醒大家怎么防止病毒传染,各种语言包括中文都有。一个车厢里2-3个人最多了,看起来都是必须上班的人。流浪汉能占着一长条座位睡觉。开车的同事都不敢坐地铁,虽然我一天坐两次也没啥问题,当然注意个人卫生控制感染是很重要的。
日常戴口罩的人还是多了很多。路上行人戴口罩大概50%,地铁里80%都戴上口罩了。和前两周比起来,还是进步不少。
去Whole Foods买菜,基本上什么都有,包括厕纸。熟食区关闭。得排队进店,店里不允许太多人,而且店员会一直提醒6 英尺距离。但是基本上什么吃的都有。我逢周末去买一次吃的也够了。
医院里很恐慌,病床很满,我们的几个ICU都满了,都是上了呼吸机的COVID病人。另外还开了好几个新区装COVID病人。大多数病人年龄都是60+,有基础疾病,最明显的基础疾病是糖尿病,哮喘/COPD,冠心病或者心衰。免疫系统弱的病人也是重灾区。有一个年龄38岁的病人没有基础疾病,但是BMI 50,也不是健康人。目前还没见到完全健康的人因为COVID而病重的。
急诊室爆满,医院在外面还单独设立了帐篷。大部分人如果是典型的COVID症状,比如发烧,肌肉酸痛等病毒症状,没有其他基础疾病,我们都直接让回家隔离14天,连测试都不测试……因为test kits也紧张,而且像纽约这种重灾区,基本上测了也白测,肯定都是COVID。所以大部分病人都回家自行隔离了。让住院的都是ABC (airway,breathing,circulation) 有问题的。
胸片的敏感度不高,有些病人的chest X-ray 正常但是CT就显示肺炎,关键是CT现在也照不过来,太忙。
医护防护措施非常紧张,和州长说的物资充足完全不一样,我们都一个N95用一个星期,外面再每天套一个双层外科口罩。全身的防护服是没有的,就是普通的无纺布。
药品紧张,所有的人都在用hydroxychloroquine+azithromycin,全部在经销商那儿backorder,能下一单就下一单,但是基本没货。我们上周一直就缺货,全医院只有100片hydroxychloroquine 都不知道怎么办,前几天好不容易才进了一批三千片的hydroxychloroquine,大家能稍微放松一段时间。
每天查房都讨论怎么治疗COVID,什么时候用激素,什么时候用IL-6单抗。信息比较混乱,谁也说不清楚。
现在每个人对COVID的看法都不一样。主流媒体喜欢报道这个记者死亡,那个医生死亡,问题是媒体也不知道人家到底是有什么基础疾病。反正我们一线看到的重病没有一个是健康人,门诊和急诊里有太多类似感冒症状的健康人都让回家了。所以感觉媒体报道出来的印象还是有偏差。当然这些都是我的印象,和其他一线人员不一样的印象也是有可能的。
看完这个纪录,心里稍微轻松了一点,看来我们都得赶紧调整好心情,注意吃喝休息,健康了染上后重症的机会才会减少哟。
最后说个暖心的。录像截图里这个英国的护理人员正准备离家到医院去开始新的一天残酷、危险的工作,结果发现整个邻里邻居的人都出门伫立给她鼓掌感谢,她的泪水都忍不住流了下来。
嗯,她不是唯一一个哭的。我也算一个。
大写的Humanity!!!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