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去伦敦倒时差,好不容易适应又该回美国了,回来再次倒时差,刚缓过点劲儿来就看到这则新闻《瞒报十倍 中国泉港碳九实际泄漏量为69.1吨》,作为业内人员的我瞬间惊醒,连这种数量级的有毒物质泄漏都敢于并且能够瞒报,我真忍不住怀疑,肇事企业自己真的能有这么大的胆子和能量?

碳九是什么?碳九是含有九个碳原子的碳氢化合物的总称,碳九可分为裂解碳九和重整碳九,其中裂解碳九是从石油中裂解出来的,主要成分是脂肪烃;而重整碳九是裂解碳九经过重整后的产物,主要成分是碳九芳烃。美国的监管部门职业安全与卫生署(OSHA)把碳九列为级别相对严重的Danger(危险)物品,它可燃,吞咽或进入呼吸道后可能致命,吸入或者皮肤接触有害,对水生物有毒,并有长期持续的影响。就是这样可怕的化学物品,能够泄漏到69.1吨这样的数量级,真的是很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情,反应了企业安全操作和控制措施的缺失程度,虽自称采取措施吸回了大部分油污,但我很怀疑其有效程度,而且对参与人员、周边居民、环境和生态的影响应该长期跟踪和观察才能有所确认。

 

这些年来,瞒报这种事儿时有发生,小到个人,大到企业和政府部门,从假药、假疫苗、有毒食品用品的波及程度和影响范围,到矿难、事故、灾害、瘟疫等的死亡人数,只要有事儿,涉事部门的第一反应往往不是查清根源,堵住漏洞,减小损失,而是企图隐瞒,希望因此可以蒙混过关。而本应该是最好的独立监督体系新闻报道部门,也主动或被动地丧失了舆论监督的能力,譬如山西霍宝干河煤矿矿难发生之后,就出现了真假记者争先恐后地赶到出事地点领取煤矿发放的“封口费”的事件,而这一次调查报道碳九泄漏女记者被警方深夜“抓嫖”,更忍不住让人浮想联翩,难道企业真的有这样通天的本事随意调动得起警察的力量为自己瞒报助力?很显然,目前揭出的问题已经足够惊人,那些尚未揪出的问题,才是更应该花大气力去清理的根源。

 

有人或许会问,瞒报这种事情在美国是否有?答案是虽并不特别常见,但是肯定存在的,而且这样做的代价非常大。

 

一个案例是丰田在美国的瞒报门事件。因为隐瞒因汽车缺陷造成的事故伤亡等相关信息,丰田公司遭到了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开出的史上最高额罚单,而且这并非是丰田公司付出的唯一代价,除美国民间消费者发起的集体诉讼此起彼伏外,2014年美国司法部还宣布对丰田公司刑事指控,并施以12亿美元罚款来暂缓执行,在监管部门严密监督下三年之后的2017年,这项刑事指控才因为遵守与司法部达成的协议规定而被法官撤销,当然市场也作出了惩罚性的反应,丰田因此从好不容易登上的在美国最受欢迎汽车品牌的圣坛跌落。

 

另一个案例是大众汽车的隐瞒废气排放事件。大众因为在482000台柴油车上安装了作弊软件,侦测到车子受测时会进入特殊模式,误导监管部门相信该车符合清洁空气标准,这一丑闻爆出后,大众不得不为其柴油车排废造假支付约150亿美元,承诺购回或修理涉及排废造假的车辆,并支付每位车主高达1万美元,同意支付约147亿美元给美国消费者和主管当局,并宣布另一协议,将就美国各州的消费者保护求偿,支付6.03亿美元和解金。所以瞒报这种事儿,哪都有可能发生,概因人类贪婪的本性所致,差别只在数量和付出的代价不同,因此所受的约束和震慑力不同而已。

话题:



0

推荐

心路独舞

心路独舞

766篇文章 1年前更新

专栏作家,博士,任职于美国大学,《今日头条》千人万元项目签约作者,新浪2015年度教育影响力自媒体人。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