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厉害了某某某最盛行的时候,清醒着的人群几乎没有说话的机会,因为自大的群体已经自嗨到了极点,任何冷静的提醒都会被当作不爱国的言论来鞭挞,直到一个小小的芯片打醒了不少人。的确,差距确实摆在那里,我以为厉害人的厉害言论会慢慢收敛。
前两天有个话题,起源于是有人问“如果美国不让中国留学生去读书了,我们怎么办,国内的高等教育有美国先进吗?”这原本是一个秃头上的虱子一般答案明显的问题,殊不知底下一片“厉害了”的评论,中心意思就是中国的高等教育早就超越美国了,无语的我耐心写了各方面的差距,引来的居然是“别有用心”的疑问,自大自嗨到如此地步,让我不得不怀疑这些人究竟是真爱国还是打着爱国旗号的卖国贼。
但我没有想到的是,这两天,这些相信中国高等教育早已超越美国的人甚至都问到了这样的话题,申请国外名校(硕,博)时,从国内本科大学毕业的中国学生与从国外本科大学毕业的中国学生相比的优势有哪些?Excuse me?既然相信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超过美国,为什么还要申请美国名校的研究生院呢,这是多么自相矛盾的问题啊,让我不得不为这些人的智商捉急。
如果不讲情面直接回答这个问题的话,没有任何优势。
首先语言上,能从国外本科毕业的学生,外语肯定是过关的,因此申请研究生院的时候,一般都是可以免考外语的,申请录取委员会也不会把他们的外语作为一个不利因素考虑,而对国内本科毕业的学生,即使外语标准考试成绩很好,(Skype)面试的时候外语也会被反复挑剔,这不是歧视,而是在中国学的外语出国以后有很大的鸿沟需要跨越。
其次从文化上,在美国本科毕业的学生,对美国大学文化、社会习俗、人文习惯、教育体系等已经比较熟悉,在录取委员会的眼里,会比国内毕业还没到美国的学生有更大的机会适应美国研究生院的学习,最后顺利毕业。
另外从申请资料上,美国大学提供的成绩单、美国大学教授提供的推荐信比中国大学的成绩单、中国教授提供的推荐信更有可比性,也更可信,这也不是歧视,而是我们经常造假的恶果,再加上语言和文化的隔阂,与其费力去弄懂一个搞不懂的申请生,还不如就简录取一个搞得懂的国际生来满足组国际生的录取比例。另外在美国读了四年之后的学生写出的申请信会比国内毕业的本科生更地道,也更make sense(字词达意),这一点国内毕业的真的没法比。
最后要说的是名校对中国学生的态度上已经大为转变,继耶鲁开始不热衷录取中国留学生之后,不少美国名校都表示了同样的态度,我曾写过一篇题为《哈佛大学等藤校不愿招中国和亚裔学生了》的文章,其中提到不少藤校、尤其是耶鲁和哈佛大学不愿招收或者少招来自中国的学生是近来的趋势。对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名耶鲁大学金融教授的评价代表了藤校乃至美国大学对中国学生的普遍看法,“思维方式那么僵化、偏执,社会交往能力又那么差,除了自己狭窄的专业就不知道怎么跟人打交道、怎么表达自己……”而哈佛大学的教授则表示,中国留学生因为在异国的寂寞和缺乏独立开拓能力,因此更热衷抱团,不仅影响语言和文化的融入交流,还对融入当地朋友圈缺乏主动性,入职场之后弊端就会显露出来,创造能力缺乏,领导能力鲜有,思辨能力乏乏,沟通能力很差,没有团队和合作精神等等。
而更值得让人深思的是,2018-1029年美国一些名校的录取中,对国际和绿卡的情况也有了新的要求,包括芝加哥大学、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在内的名校将根据学生毕业的高中所在地来决定他是否属于国际生申请池,也即虽然在美国之外的国家读书的美国身份持有者并不是国际生,但他们会与国际生一起参与申请竞争,换言之,即使已经持有美国绿卡甚至护照,只要高中不是在美国完成的,申请这些名校的时候还是会进入到国际学生申请池。也就是说即使是美国身份,名校却不愿意相信你的非美国高中教育,那些来美国生子的人看来必须继续破费送孩子到美国来读书才能破局了。
写到这里,国内的教育在别人眼里是什么样的印象已经很清楚了,我说这些并不是为了贬低什么,而是想唤醒那些中了厉害了毒的人,虽然我知道我是叫不醒那些装睡的人,但事实是我们确实还是发展中国家,不论是教育投入、教育质量和人均收入等都一直徘徊在比较低的水平,还有像这两天刷屏的中芯霉番茄事件那些眼睛直接看不到地方的糙点,所以只有正视现实、谦虚低调、立足发展才是正途。
文章原题为:今年更多名校不面试大陆高中生,自我认识上的清醒很重要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