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丫丫继续在南卡打美国业余俱乐部全国篮球联赛,还有两天的比赛,没时间写文章,把最近在今日头条悟空问答中回答的留学和教育相关的问题,整理在一起给有兴趣的家长参考。
中国高中生认为恋爱最不重要,你怎么看?
【中美日韩高中生对比调研显示中国高中生学习压力最大最不看重恋爱,你是否有同感?】 近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了该调查报告,中国高中生中感觉学习有压力的比例为四国中最高,压力来源主要来自父母期望。调查还显示了一种耐人寻味的现象是,中国高中生最看重尊重老师,最不看重谈恋爱。
曾经和我所在的美国大学一个心理学教授谈论过是否应该限制青少年恋爱的问题,他笑着回了我一句,“非要和汹涌的荷尔蒙作对,这健康吗,不如引导吧”。
美国孩子对异性感兴趣很早,好的一面是把男女感情看得很正常,不会去过度压抑,也会在比较年轻的时候学会处理好感情和学业等其他事情的关系;坏的一面是,缺乏自我约束能力的孩子可能因此陷入误区,譬如成为青少年母亲、滥交或染上性病等。当然后者是绝对的少数,关键在于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怎么约束、引导和疏解。
有人认为,恋爱和学业是矛盾的,我非常不敢苟同。这些人认为高中生知道都重视谈恋爱去了,谁去考大学考研考博成为国家的高精尖人才?那么美国那么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是哪里来的呢?为什么不重视谈恋爱的中国却出不了这么多的诺奖得主和创造性的人才?在荷尔蒙汹涌的高中阶段,对爱情这件事情真是疏不如堵,正确引导好过绝对禁止,否则大不了转成地下情,不让父母老师知道(这绝对不好,因为出了什么事情不会向父母求助),还有可能对后天健康男女关系的发展产生心理障碍。
说说我自己,算是一路学霸。高中有过朦胧的感情经历,双方喜欢,私下很谨慎地交往,因为父母老师视做洪水猛兽,不过两人还是坚持到高中毕业,双方都考入理想大学,终于能见光了,却因为距离无疾而终。其实就像我的经历一样,很多青春期的感情都是一种朦胧的好感,英文叫crush,离爱情距离还好远,越去压抑这种好感有时反而越加强想去发展这种感情的心理,反过来真能坦然对待了,反而“见光死”。
所以我的感觉是,做每个年龄应该做的事情,学会处理责任和感情的关系,坦然对待成长中每一个必然的经历,不过份妖魔化任何事情,孩子才能成长为生理、心理各方面都健康的一个人。
好的学历文凭到底有什么好处,请问能否用目前的角度和将来的角度进行解说?
看到一句话“工作3年后学历的作用微乎其微”,那么问题就来了,请问我今年大专毕业,工作也找定了,但想边工作边专升本,被这句话一说,好像就没了意义。反正几年后没人看你学历而是看能力了?那意义何在?为什么还苦苦上本科?好好练技能不就好了吗。真的是工作越长学历越无用吗?只是最初选好公司的敲门砖而已?
我是理工类博士,现在美国大学教书。
在美国,学历是很重要的,尤其当你本人的实力和学历相当的时候。
毕业后的第一个工作,是世界最大的化学品公司的高级科学家(senior scientist),只有有博士学位、具有博士后工作经验的人能够申请,起步年薪7.8万美元,加上医疗、退休等各种福利。做了几年,慢慢升到开发实验室主管的位置,这是在公司从纯学术转型到管理的一个比较典型的途径,也算是我这个不喜欢做纯学术人的一次比较“华丽”的转身。
女儿两岁时,我开始感觉越来越需要时间陪伴女儿的成长,因此打算退出公司转到大学做学术管理类的工作,这时博士的学历和毕业后管理工作的经验再一次帮助到我,拿到大学的位置后做到现在,本质上安心,升职后能应付挑战,也不忘拓宽自己的业务储备和实力,应该说现在是我职场进入稳定期的阶段,多年的努力和积累让自己成为团队不可或缺的领军人,本职工作上游刃有余,还有时间照顾家庭和发展自己的爱好,前几年重拾年少的写作爱好,不同的生活经历和视角很快又为我开辟出另一片天空,如今也算稿约专栏等不断了。
我的经历证实了学历是十分重要的,首先是起点高,我在美国的第一份年薪几乎是本科毕业生的一倍了,我当时的实验助理都是工作好几年的本科毕业生,不少人的工作时间已经超过读一个博士需要的时间,但年薪按照通货膨胀率上升的话,到我入职时能上升1万美元就不错了。其次是上升空间大,还有就是转型相对容易。
当然,在美国高学历有时也是一柄双刃剑,尤其是能力不行的时候。给博士的职位向来比本科少,美国有不兴雇佣“over qualified”(资历超越位置要求)的雇员,因为会担心招进来之后不安心工作,所以有可能造成找工作难、保工作难、转工作难等问题。
所以一句话,如果能力不够的话,什么学历可能都帮不到你;相反,有能力的人,高学历会让你如虎添翼,在职场里更游刃有余而已。
中国本科生想去美国读硕士,最需要提升的是哪些方面?
普通一本,化学专业,想问可以通过哪些努力入读美国名校。
化学作为理科专业,相比其他专业来说,更容易申请到美国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申请需要准备的是,英语标准考试成绩(TOEFL和GRE),大学的成绩单,有实力的推荐老师,撰写个人声明和申请信等。
首先是英语标准考试成绩,需要比较好,尤其是和中国申请的学生比较,因为美国学校录取一般讲究多元化,美国和其他国家申请的学生都会录取一些,但每一个国家的都不会太多,一般一到两个,比较大的系会有三、四个,除非所有中国申请的学生实力都不够一个都不取,因此多数情况下你是和来自中国的学生竞争。
其次是平日成绩,大学成绩单的成绩平均要比较好,想上名校的话,GPA 3.6(平均A-)算是下限,很多人都在3.8-4.0(全A)之间。
再说有实力的推荐老师,推荐老师要是都来自你的学校的话,估计没有什么竞争力,最好有来自不同大学的教授专家,尤其是在国外有些名气的清华北大,能有美国本土的教授推荐那就更有竞争力了。
最后是申请信和个人声明,英文流利没有瑕疵还是其次,主要要有“干货”,自己经历的一些能引起录取工作委员会(committee)重视和感兴趣的事情,曾取得的“与众不同”的成就,在研究领域中发表过的文章,克服过的意想不到的困难等等。
从申请需要的资料看,一个申请学生不仅需要好的考试成绩,还需要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申请名校尤其是,你必须克服自己现实的短板,从所有中国申请生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各方面都很突出才行。
最后还想说的是,唯名校论是一个很害人的概念,就像我以前曾经提过,在美国不少很一般的学校会有很出名的专业,譬如位于Amherst的麻省大学(不是麻省理工学院)是一个极其一般的学校,但它的高分子专业位于世界的前几位,这个专业毕业的博士到常春藤大学任教的都有,与此对比,哈佛、耶鲁的高分子材料专业反而没啥名气。因此,在美国对这个专业感兴趣的学生更有可能会选择去麻省大学,而不是追求名校。对你来说,找个化学专业比较强大的学校可能更现实和重要一些。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