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近日,柳州市柳南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通报,在该局最近查获的一家无证乳制品生产点“与29家幼儿园与其有业务往来”。此事经媒体曝光后,引发了当地幼儿园家长的担忧和不满,目前当地政府部门已介入调查和处理。

 

这次的“问题牛奶”饮品事件和以往发生过的儿童食品安全的群体事件一样,不仅涉及生产部门造假违法,也爆出像幼儿园这种敏感使用部门居然可能在进货查验的主体责任上渎职,事件最后的曝光居然来自当地食药监管部门一执法人员刷朋友圈时偶然看到的一张朋友小孩在幼儿园喝的乳制品饮料的照片,该案违法厂商的运行时间之长、卷入的幼儿园数目之多,让我觉得非常不可思议,这里是否存在可能的黑色利益链,真的值得好好查查。

 

我忍不住联想起不久前的山东“毒疫苗”事件,也存在同样的“利益链”嫌疑。山东“毒疫苗”事件从批发、流通到接种,哪怕只要有一个环节监管到位了的话,那对没有任何资质的庞氏母女就不可能进行长达5年的交易,并波及24省市,以致目前问题疫苗的去向仍然没有彻底查清。根据已经结束的第一阶段调查,立案刑事案件192起,刑事拘留202人,从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卫生计生委山东17个省区、市都有相关责任人被问责,357名公职人员收到了撤职降级等处分,涉及面之大只要想想就会让人不寒而栗。

 

我又想起几年前在丫丫就读的弗吉尼亚一所公立小学里曾发生过的一起食品安全“事件”。某日在学校午餐,打开午餐包时丫丫在一片奶酪上发现了一个霉点,当时只有八、九岁“鬼精灵”的丫丫偷偷用手机拍下了照片,拿回家给我们看。美国公立学校的午餐项目是依据美国联邦的相关法律实施运行的,由美国农业部监管,州教育部门具体实施,学校午餐由州依据相关法律竞标筛选后,外包给夺标的食品公司专门制作并每天用冷冻车送到各个学校,卫生和安全标准要求很高。收到我问询“奶酪霉点”事件的邮件后,校长马上行动起来,汇同郡教育机构和州卫生部门的相关负责人等一起组成调查组启动调查,同时知会学校所有的家长,结果显示食品没有过期,而是包装被损导致的一起孤立事件,整个调查过程公开透明,所有的家长不仅收到了完整的调查报告,还接到食品公司的致歉函和加强监管的方案。为带一个霉点的一片奶酪如此“兴师动众”,充分体现了作为世界食品卫生管理最先进的国家,美国尤其是美国学校对食品卫生的重视程度。

 

这些年来,越是与“儿童”挂钩的产品,就越是弥漫着利益熏心的腐臭味儿,不论吃的、穿的、用的等无一幸免。从大家都熟知的“毒奶粉”到屡次三番的“毒疫苗”,从含有毒染料的“毒校服” 到有害物超标的“毒文具”,还有假进口尿不湿、不达安全标准的儿童家具等等。不少生产企业利用“儿童专用”这个销售噱头,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不仅祸害中国儿童,而且有走向国际的趋势。今年初澳洲就爆出中国供应商给出口的悬滑板出具虚假安全证书、蒙骗澳洲企业进口并销售这些有安全隐患的产品的事件,结果在海外屡屡造成触电、充电失火甚至爆炸等恶性事件,目前美国已经禁止进口中国生产的悬滑板。

 

种种乱象背后,暴露出的问题不仅有监管的缺位,也有法治的无力。依照惯例,监管问题儿童产品的生产经营行为大多地方只是行政处罚,而且处罚主要以罚款为主,这种处罚手段容易形成一查即停、失查又反弹的恶性循环,不能从根本上杜绝违法违规行为。而法律对此的惩罚力度在我看来也显得很无力,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的规定,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具有相关情形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143条规定的“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即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这一司法解释所明确的食品安全相关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很显然并不怎么严厉,在庞大的利益和微小的代价之间,“铤而走险”的生产厂家才会层出不穷。儿童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如果连儿童食品用品的质量都不能保证的话,相当在起跑线上我们就已经输掉了,你说是吧。(心路独舞是头条号签约作者)

 文章原题为:问题牛奶进幼儿园,问题儿童产品为何屡禁不止?

相关文章

话题:



0

推荐

心路独舞

心路独舞

766篇文章 1年前更新

专栏作家,博士,任职于美国大学,《今日头条》千人万元项目签约作者,新浪2015年度教育影响力自媒体人。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