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最刷屏的应该算意大利著名奢侈品牌杜嘉班纳(Dolce & Gabbana)因“辱华”广告而被迫取消在上海即将举办的盛大时尚秀The Great Show事件。原本是为表达“DG爱中国”的初衷,却没想到其中描述的刻板民族形象引发了中国网民广泛不满,一些名人纷纷站队抵制,让1985生于米兰的杜嘉班纳,大有2018卒于上海的架势。
细想,怪谁?要怪只能怪那么多的国人上杆子地去喜欢这些洋名牌儿。我以为,别人看不起你肯定是别人的错,而追着给别人机会来看不起你有时就是自己的错了。不信?想必大多数人还记着LV店里的这张照片吧?
今天我凑巧去了位于伦敦著名购物区Oxford大街上的LV店,不是给我们自己买,因为我和丫丫都是对奢饰品和首饰没丝毫兴趣的一类人。我们去那里是因为要给一位给了丫丫很多帮助的教练带一件圣诞版的LV包回去,她好送给圣诞过16岁生日的女儿作为厚礼,美国人对16岁这个生日看得挺重,大概是因为这是能拿驾照走向独立的开始,有钱的人家给孩子送辆新车,拮据一点也会送个二手车,而教练女儿的心愿是个圣诞版的LV包,在英国买会比在美国便宜一些,教练就和我商量有机会的话能不能帮忙带一个。
进了店,里面人不少,不出意外,一大半都是华人脸庞,问了一下导购的先生,他说大约半个小时才能排上队有导购代表来帮助我们,于是和丫丫坐在一角耐心等,看结账的地方有两个华人女孩一边互相用普通话交流着什么,一边试着一款硕大的LV“购物”包(见下图),丫丫转头和我讲,这款包真的好夸张,背出去太显眼,我随口回了她一句,“价格更夸张,加工帆布材料贴上LV的logo摇身一变卖到上千英镑的事情不要太开心了哟”。
这两位美眉结账后,店员接下来的是一对说中文的夫妻,英文明显结巴,但别愁,LV店里居然有一位说中文的华人员工前来帮忙,这对夫妻倒是爽快,400-800英镑一只的各款钱包毫不犹豫一口气买了七八个,让我忍不住很纳闷,这么多带得进去海关吗?
LV的包装很有“高档”的“仪式感”,连收据都装在印有logo的信封里
终于轮到我们了,导购的美眉很快包装好了我们要的包,然后就是往系统里输入我的个人信息,这样我就成为注册的原装购买者了,选国籍的时候,我惊讶地发现除了英国之外第二位就是中国,隔了日本、香港地区几个名字之后才是美国,而其余国家都是按字母顺序排列的。我和结账的英国美眉开玩笑说,中国国籍是shortcut(捷径、最短路线)的,比美国都要靠前。也许是玩笑开多了混熟了,这位美眉便和我爆出更多的猛料,她说店里的一半以上销售是给内地来的中国人的(得益于登记买主系统的LV制度),像前面那种一下子买上七八件的并不少见,店里70%左右的销售量是卖给亚洲人,美国和英国本地的顾客占的比例其实比较低,所以店里专门请了一名会讲中文的销售代表。
我不解地问,“中国内地就有LV专卖店,为什么要千里迢迢从英国往回带?”
她说,“有中国顾客和我讲,在英国买同样的款式要比在中国内地专卖店里便宜很多”。
难道真是这样的吗?不过真的也不奇怪吧,七七八八的税往上一加,价格高出很多不是不可能的。
老实讲,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很纳闷,为什么国人那么喜欢洋名牌奢饰品,像六七百英镑一只的LV钱包不过是加工帆布的,除了是LV牌子的本身还真不值这个价,而且不管多有名的牌子也不过拿来装卡装票子,重点不是钱包多值钱,而是钱包里是否有料,大多数的美国人,包括巨富,也不大追求这类奢饰品,相反凡勃伦效应在中国内地却特别盛行,越是贵的东西,越是卖得动,衣服、手表、珠宝等奢饰品都不例外,LV包只是其中的一个小case而已。
曾经就此问过一个华人经济学的教授,他是这样解释的,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中国由一个穷国发展到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整体社会的思维还停留在“穷人思维”上,特点就是由穷变富后内在的自信尚未跟上来,因此特别需要一种标签性的东西来给予内心一种安全感,譬如背一个名牌包,戴一块品牌手表,似乎就宣告“脱贫”成功。而LV包在日本的经历似乎也证明了这一点,日本是在2000年前后出现LV潮的,那时的日本女性几乎到了人人拥有LV的地步,这里面有凡勃伦效应在其中,因为在欧洲名牌包中LV的价格最高,如果想买奢饰品的话第一选择就是LV。另外的原因和中国情况有点类似,当时日本在泡沫崩溃之后经历了十多年的萧条,经济重新恢复后的日本人似乎同样需要一种外在的东西来肯定自己,于是LV潮应运而生,不过只持续了大概5年左右,现如今的日本很像美国,LV几乎成为了暴发户的代名词。
还是扯远了,其实我想说的是,如果你不迷信这些价格奇贵、性价比很低的洋名牌儿,就不会给别人一边赚你的钱一边又瞧不起你的机会,对这样的厂商,最好的回应难道不是不理你的冷漠吗?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