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悟空问答有家长问,要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愿意和家长交流?以前我曾陆续看过一些这方面的建议,感觉都不是特别靠谱,很少人看到问题的主要关键其实在于,目前绝大多数家长孩子之间并没有平等关系,孩子是父母的附属品,家长高高在上施教,孩子需要听话服从,在这样结构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是不大可能愿意和家长主动交流的,尤其是那些觉得家长可能不会接受甚至反对的观点。

想起几年前我曾经写过一篇《美国小学期末是这样奖励学生的》文章,正式发表在《读者原创版》杂志上,那篇文章当中有一张我在女儿小学期末典礼现场拍摄的照片,当时身高一米八几的校长在给一年级的小朋友颁奖,小朋友个子很小,双方的身高差很萌,于是校长就单漆跪地,让自己的眼睛和孩子们的视线持平,发一张证书拥抱一下孩子,我就是在这个瞬间抓拍下那张照片的。校长在地上跪了很久,直到发完各种证书,然后才站起来走回麦克风。可惜这张照片有些年了,今天找了半天都没有找到。

校长姑且如此降下身段尊重小孩子,一般人就更不说了。也是几年前我拍摄过我们这里万圣节讨糖的场面,一个老人为了能够让孩子看清楚篮子里的糖,也是单膝跪地把自己的身段降下来(见下),这是对小孩子尊重的一个非常典型的代表动作。

作为父母,要想与孩子有一个良好的交流关系的话,首先最重要的就是从生下来开始就能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尊重,而和孩子对话时保持与孩子视线齐平只不过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举动而已。父母和孩子谈话时,要蹲下来,和孩子视线持平,耐心倾听,不随意打断,让他知道你和他是平等的,同时你在乎他的任何感受。

其次,对孩子独立人格的尊重还表现在不直接给孩子命令而是让他做出选择,试设想整天被命令做这个做那个长大的孩子,对父母不逆反才怪了,给孩子选择的同时,也是尊重他们决定的表现。

另外,中国父母很忙,缺少和孩子一对一的亲子时光,尤其是父亲,前段时间有篇文章讲述中国家庭教育是“缺席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和反叛的孩子”,说得特别有道理,孩子需要沟通,如果孩子从小就能和父母分享内心的压力、把情绪发泄出来的话,长大后就更有可能愿意和家长交流,如果从小没有养成这样的习惯,逆反的青春期中就更不会。我是典型的和女儿一起长大的母亲,注意我并没有用“陪她成长”而是和她一起成长,这意味着在她长大的过程中,我们互相学习,互相接受,一起找到最适合我们的交流方式。进入青春期的女儿也有过反叛的瞬间,但是因为我们常年建立起来的沟通方式,都有惊无险最后顺利度过,如今女儿已经是一个很成熟、很努力的高中生了。所以只有注意和孩子建立起来比较平等的心理关系,才能有利于双方更好的交流,而在这件事情上,我们父母要学习和调整的地方是很多的。

话题:



0

推荐

心路独舞

心路独舞

766篇文章 364天前更新

专栏作家,博士,任职于美国大学,《今日头条》千人万元项目签约作者,新浪2015年度教育影响力自媒体人。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