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日前在头条看到这样的数据。据统计,目前人情礼已经成为现代家庭越来越重的负担,2016年,在注重人情关系的东北、川贵地区,人情礼占到了家庭收入的9%到20%,其中重庆市家庭平均人情礼支出最高,达10612元(见下图)。在现代社会,份子钱变成了一场讲面子讲排场的比赛,原本一篮鸡蛋就能表达的情谊,现在动辄就要上千上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随份子的文化气氛?你有没有打肿脸充胖子随份子的经历?
 
 
想起了去年下半年的一件事情,一个在国内沾点小边儿的远亲去世,因为和去世老人的女儿走得比较近,于是准备随点礼金,问了几个在国内的亲戚给多少合适,他们说1000-2000元随情况而定,心底不免一惊,虽然这钱对于我们在美国工作的人来说实在算不了什么,根本不必“打肿脸”,而且我也给得非常心甘情愿,但心底还是不免感叹,国内的份子钱涨得真快,不知一般收入的人家支付得起不,结果不久就看到了上面这组令人咂舌的数据。
 
记得前两年曾经参加过一个专题采访,在被问的几个问题中有个是“你为什么选择留在美国”,答案中的一个因素我至今还记得非常清楚,那就是美国人情简单,这回答得到了很多在场的美国华人的认同。在很多“人情简单”的事例中,送礼文化简单实用应该算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一般有丧事的人家会在当地报纸上登出讣告,上边清楚写出送花的地方,或者未亡人希望往哪里捐款来纪念死去的人。送花的话,一个花篮从三十到一百不等,送到葬礼举办的殡葬馆或者教堂即可;捐助善款的话,多数是用来纪念死去的亲人的,所以指定捐款的对象多是慈善团体、教会、动物保护协会等,也有的人家是小孩子失去父亲或母亲,会指定捐款到孩子的教育成长基金,人们也很理解,捐款的数目量力而行就行,凑十美金的份子和单独捐款一百美金都有。
 
2017年感恩节后,我家邻居的一个老人去世,他们指明的是捐助我们当地医院的一个纪念基金,这个基金专门用以帮助那些需要经济援助的癌症家属,我们是新邻居,认识不久,点头之交,但因为是goodcause(款项的用途很好),于是捐了20美元。八年前,我在美国工作,父亲在内地去世,我工作的美国大学同系的人问过我捐款寄到哪里,我说捐给美国心脏协会好了,结果同事们就背着我凑了份子寄给了心脏学会,后来我收到了美国心脏协会的明信片告知收到了为纪念我父亲而收到的善款。其实多数情况下,在美国遇到丧事的时候,只要买一张慰问卡,写下几句同情和安慰的话,就足够了,至今我还保留着当年我父亲走的时候,我的同事中的每个人为我签名留言的那张慰问卡,因为其中蕴含的关心陪我走过了很多灰暗的日子。
 
除了丧事外,婚礼、小孩子出生、生日什么的,美国的送礼一样的简单,十几、二十美元一般就行,送多了别人甚至会不敢收的,我曾写过一篇《在美国,我们这样送礼》的文章,里面对各种场合下送礼的文化有详细的描述,其中还引用了一个我自己亲身经历的例子,曾经有一个内地来的家长送孩子来校上学,到我办公室请我帮忙给孩子一个学生助理的工作,还掏出一只首饰盒子要送我,我马上阻止了她,并且用不是开玩笑的口吻告诉她:你若是不想我被学校开除的话,最好马上把礼物收起来,因为弗吉尼亚州州法严格规定了州雇员的道德规范准则,“任何雇员不准利用职权来接受钱财、贷款、礼物、好处、服务、或者商业机会给与施贿者方便(Noperson shall accept any money, loan, gift, favor, service, or business orprofessional opportunity that reasonably tends to influence him in the performanceof his official duties. 作者译)”。若是接受和工作相关的赠品和人情世故相关的小礼物时,要确定礼品的价格不能超过25美元。若是和他人一起出去吃工作午餐,州雇员必须付自己的帐单;若属于礼尚往来的,要确定对方付的餐费不超过25美金,若有超过的部分必须自己掏腰包。
 
所以,再回题目中的话题,当人情礼已经占一个家庭总支出的很大比例,甚至高达20%的时候,这样的社会文化是非常不健康的,应该有更多的人站起来对它说“不”。
话题:



0

推荐

心路独舞

心路独舞

766篇文章 335天前更新

专栏作家,博士,任职于美国大学,《今日头条》千人万元项目签约作者,新浪2015年度教育影响力自媒体人。

文章